紅火蟻是一種營社會性生活昆蟲,每個成熟蟻巢,約有5-50萬只紅火蟻。紅火蟻蟲體包括負責做工的工蟻、負責保衛(wèi)和作戰(zhàn)的兵蟻和負責繁殖后代的生殖蟻。生殖蟻包括蟻巢中的蟻后和長有翅膀的雌、雄蟻。一個蟻巢中包括1個或數(shù)個可以生殖的蟻后,其他所有的工蟻和兵蟻都是不能繁殖的。
紅火蟻與一般螞蟻相近,但個體較大,兵蟻體長3-6mm。紅火蟻原產地是南美洲,包括巴西、巴拉圭和阿根廷等國家。該蟲1930年入侵美國,目前在美國南部13個州以及波多黎各、新西蘭、澳大利亞和我國臺灣省的桃園、嘉義和臺北等有分布。
紅火蟻成熟蟻巢明顯壟起,以土壤堆成高10-30厘米、直徑30-50厘米的蟻丘。新形成的蟻巢蟻丘并不明顯,經過4-9個月后才出現(xiàn)明顯小土丘狀的蟻丘。
紅火蟻傳播途徑
紅火蟻的入侵、傳播包括自然擴散和人為傳播。自然擴散主要是生殖蟻飛行或隨洪水流動擴散,也可隨搬巢而作短距離移動;人為傳播主要因園藝植物、草皮、土壤廢土移動、堆肥、園藝農耕機具設備、空貨柜、車輛等運輸工具污染等作長距離運輸。
紅火蟻主要危害
紅火蟻對人有攻擊性和重復蜇刺的能力。它影響入侵地人的健康和生活質量、損壞公共設施電子儀器,導致通訊、醫(yī)療和害蟲控制上的財力損失。蟻巢一旦受到干擾,紅火蟻迅速出巢發(fā)出強烈攻擊行為。紅火蟻以上顎鉗住人的皮膚,以腹部末端的螯針對人體連續(xù)叮蜇多次,每次叮蜇時都從毒囊中釋放毒液。人體被紅火蟻叮蜇后有如火灼傷般疼痛感,其后會出現(xiàn)如灼傷般的水泡。多數(shù)人僅感覺疼痛、不舒服,少數(shù)人對毒液中的毒蛋白過敏,會產生過敏性休克,有死亡的危險。如水泡或膿包破掉,不注意清潔衛(wèi)生時易引起細菌二次感染。
紅火蟻給被入侵地帶來嚴重的生態(tài)災難,是生物多樣性保護和農業(yè)生產的大敵。紅火蟻取食多種作物的種子、根部、果實等,為害幼苗,造成產量下降。它損壞灌溉系統(tǒng),降低工作效率,侵襲牲畜,造成農業(yè)上的損失。紅火蟻對野生動植物也有嚴重的影響。它可攻擊海龜、蜥蜴、鳥類等的卵,對小型哺乳動物的密度和無脊椎動物群落有負面的影響。有研究表明,在紅火蟻建立蟻群的地區(qū),螞蟻的多樣性較低。